(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4.9(22)申请日2022.04.21(73)专利权人深圳市好奇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18131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牛社区民治大道与工业东路交汇处展滔科技大厦C座C1405(72)发明人(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精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3专利代理师(51)Int.Cl.F04D29/54(2006.01)F04D19/0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循环风扇(57)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风扇。循环风扇例如包括:风扇主体,设置有出风口;以及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包括风罩筒体和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位于所述风罩筒体内且连接所述风罩筒体,所述风罩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风罩入口段和风罩出口段,所述风罩入口段设置有入口段开口,所述风罩入口段连接所述风扇主体、且所述入口段开口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风罩出口段设置有出口段开口,所述出口段开口连通所述入口段开口、且所述入口段开口的大小小于所述出口段开口的大小。通过在循环风扇的出风口端设置连通出风口且包括风罩筒体以及导流叶片的扩风罩,其中风罩筒体设置有沿着循环风扇出风方向扩张的轮廓,从而增大了循环风扇的出风范围。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5页CN2182665041.一种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pg电子模拟器试玩游戏循环风扇 - 豆丁网,包括:风扇主体,设置有第一出风口;以及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包括风罩筒体和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位于所述风罩筒体内且连接所述风罩筒体,所述风罩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风罩入口段和风罩出口段pg电子模拟器,所述风罩入口段设置有入口段开口,所述风罩入口段连接所述风扇主体、且所述入口段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风罩出口段设置有出口段开口,所述出口段开口连通所述入口段开口、且所述入口段开口的大小小于所述出口段开口的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的远离所述风扇主体的外侧形成有导叶出口角,所述导流叶片的所述外侧上任意两处的导叶出口角不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出口角为大于或等于4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风罩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风罩筒体内、且所述导流叶片连接在所述风罩筒体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导流叶片的所述外侧的所述导叶出口角沿从所述支撑件向所述风罩筒体的方向逐渐减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件入口段和支撑件出口段,所述支撑件入口段邻近所述风扇主体设置,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积沿从所述风罩入口段向所述风罩出口段的方向逐渐减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罩体还包括风罩中间段,所述风罩中间段连接在所述风罩入口段和所述风罩出口段之间,所述风罩中间段的横截面的大小小于所述风罩入口段开口的大小。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入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连通;第一安装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入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以及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扩风罩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入风口和所述第二入风口之间,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入风口之间;以及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扇还包括进风网,所述进风网连接在所述第二入风口处,且所述进风网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导叶。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循环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扇还包括:立柱,连接在所述风扇主体外侧;以及底座,连接在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pg电子模拟器。CN218266504循环风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风扇。背景技术[0002]循环风扇,又叫空气循环扇,因其具有活化空气以及加速与室外空气交换而降内气温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循环风扇的工作原理是将后方的空气吸入循环风扇内部,通过风机的高速运转将风流吹送出来,让室内实现空气对流运动pg电子模拟器,从而实现温度均匀分布。[0003]现有循环风扇主要包括风扇外壳、进风罩、出风罩、以及风机组件等结构。其中,风扇外壳呈筒状结构,两端设置有连通的入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罩和出风罩分别设置在入风口端以及出风口端。风机组件连接在风扇外壳内且位于入风口至出风口之间,从而能将入风口的空气吸入至风扇外壳内部,通过风机组件的高速运转,形成风量集中在一束的风流并从出风口吹送出来,让室内实现空气对流运动,从而实现温度均匀分布。[0004]因此,虽然现有循环风扇能集中出风加速空气流动,但其吹出的风量集中在一束,出风口的风量大,出风范围小,风感不舒适,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5]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部分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风扇。[0006]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置有第一出风口;以及扩风罩,所述扩风罩包括风罩筒体和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位于所述风罩筒体内且连接所述风罩筒体,所述风罩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风罩入口段和风罩出口段,所述风罩入口段设置有入口段开口,所述风罩入口段连接所述风扇主体、且所述入口段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风罩出口段设置有出口段开口,所述出口段开口连通所述入口段开口、且所述入口段开口的大小小于所述出口段开口的大小。[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叶片的远离所述风扇主体的外侧形成有导叶出口角,所述导流叶片的所述外侧上任意两处的导叶出口角不相等。[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叶出口角为大于或等于40度、且小于或等于90度。[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风罩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风罩筒体内、且所述导流叶片连接在所述风罩筒体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导流叶片的所述外侧的所述导叶出口角沿从所述支撑件向所述风罩筒体的方向逐渐减小。[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件入口段和支撑件出口段,所述支撑件入口段邻近所述风扇主体设置,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积沿从所述风罩入口段向所述风罩出口段的方向逐渐减小。[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筒罩体还包括风罩中间段,所述风罩中间CN218266504段连接在所述风罩入口段和所述风罩出口段之间,所述风罩中间段的横截面的大小小于所述风罩入口段开口的大小。[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主体包括: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入风 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入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且连 通;第一安装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入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以及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扩风罩 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入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入 风口和所述第二入风口之间,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和所述第二入风口之间;以及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风扇还包括进风网,所述进风网连接在 所述第二入风口处,且所述进风网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导叶。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风扇还包括:立柱,连接在所述风扇主体 外侧;以及底座,连接在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 [0016]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通过在循环风扇 的出风口端设置连通出风口且包括风罩筒体以及导流叶片的扩风罩,其中风罩筒体设置有 沿着循环风扇出风方向扩张的轮廓,使得循环风扇出风范围变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循环 风扇因结构限制,出风范围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增加循环风扇出风范围的有益效果。其 次,通过将风罩中间段的横截面的大小小于风罩入口段的大小,使得风罩入口段呈收缩轮 廓,有利于增大风罩筒体中间的风速,从而增大风速送风距离;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循环风扇 的送风范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叶片出口角沿叶根向叶顶的方向均匀减小,保留或增大了 扩风罩远离出风口的外圆周处的旋转风速,从而增大扩风范围。再进一步地,通过将支撑件 设计成沿从所述风罩入口段向所述风罩出口段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结构,减小了循 环风扇出风在导流叶片到的根部的流动阻力。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的一种风筒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风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风扇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循环风扇。 [0024] 图7为图6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CN218266504 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第一实施例】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风扇10。循环风扇10例如包括 风扇主体100以及扩风罩200。其中,风扇主体100风扇主体100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01,用于 将后方的空气吸入其内部,将其高速运转后将风流从第一出风口101吹送出来。扩风罩200 例如设置在风扇主体100的第一出风口101处,且连通风扇主体100的第一出风口101。可以 理解的是,扩风罩200例如为可拆卸的连接在风扇主体100上,从而便于循环风扇10的包装 与收纳。 [0028] 如图1所示,扩风罩200例如包括风罩筒体210以及导流叶片220。其中,风罩筒体 210具有沿着循环风扇10出风方向逐渐扩张的外部轮廓,且导流叶片220连接在风罩筒体 210中。 [0029] 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风罩筒体210例如包括依次连接的风罩入口段211以及风 罩出口段212。其中,风罩入口段211以及风罩出口段 212相对设置且连通。风罩入口段211 设置有入口段开口2111,入口段开口2111与入风口101连通。风罩出口段212设置有出口段 开口2121。入口段开口2111的大小即其横截面的大小小于出口段开口2121的大小即其横截 面的大小。具体地,入口段开口2111的直径为d1,出口段开口的直径为d2。d1小于d2。导流叶 片220例如沿风罩入口段211向风罩出口段212方向延伸。循环风扇10第一出风口101吹出的 风在循环风扇筒体210内沿导流叶片220吹出,带给用户舒适的风感。 [0030]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循环风扇的第一出风口端设置连通第一出风口且包括风罩 筒体以及导流叶片的扩风罩,其中风罩筒体设置有沿着循环风扇出风方向扩张的轮廓,使
Copyright © 2002-2024 pg电子模拟器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8030412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