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模拟器航空发展史:“剑走偏锋”之王牌战机五金随着空战战况不断的变化,各国在飞机的研发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等的水平。那么想要在空战上获得优势,改变这种焦灼的战况,只能在飞机设计上取得新的突破或者走一种极致的设计,让它在战斗中产生变数,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改变战局。在采取极致的设计方案的背后往往会存在极大的隐患,同时也会给你带来不错的战果。下面就由“天明”带你们走进“剑走偏锋”之王牌战机——“骆驼”,看它是如何在极限设计之路走向成功的。
“骆驼”战机是“英国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公司继“小狗式”战机后,设计的一款机动性超强战斗机。1916年初,前线空战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的塞顿·布卡准将和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的英特兰夏德少将见到“小狗式”飞机后,向“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提交订单要将飞机用在前线年夏,“小狗式”战机服役部队,因为操作简单pg电子模拟器、机动灵活,在战场上获得优异的表现,前线战局得到改变。由于“小狗式”战机最初设计目的是师何伯·史密夫为了表彰奖励公司试飞员哈里·霍克,设计时是根据私人飞机的标准定制,并没有根据当时军用战机的指标研发这款战机,所以“小狗式 ”战机存在的一些设计隐患、不足跟随战斗的次数逐渐体现出来。
“小狗式”战机问题暴露后,针对“小狗式”战机的结构强度不大、发动机动力不足、火力不强,军方和“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立马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和分析。面对这种前线紧急战况,又不能停止“小狗式”战机的生产,最后双方决定双管齐下,在生产“小狗式”飞机的同时,根据前方空战的需求,在“小狗式”战机基础上研发出一款更优秀的新型战机,并要求机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于是新型战机研发的条件出来了。 在面对“小狗式”战机的缺陷和军方提出的要求,“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公司提出方案,将“小狗式”战机机翼结构加强,动力系统将原来80匹马力的1俱9气缸风冷式发动机提升到130匹马力,武器系统在座舱前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挺维克斯7.7毫米口径的机枪外,还可以挂载45.4千克重的炸弹。
“小狗式”这样灵巧的战机还需要增强机动性,是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需要攻克的最大难题。他们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讨论后,最终决定打破“小狗式”战机平衡,剑走偏锋,尝试性地走极限道路。于是他们将发动机、油箱、武器等弹药集中于段机身内的重心附近,加长翼展,增大飞机的升力,增大副翼面积,使飞机在翻滚动作时更加灵敏。此外,缩短机身长度,让战机在盘旋、转弯时能更快,水平尾翼没做改动。这样极限的改动下,的确能使飞机的机动性更进一步,但是它隐藏的危险性也成倍数加大。如翻转速度过快,会导致机翼承受力过大,进而导致机翼解体,盘旋稍有不慎,可能会发生尾旋很难恢复等问题。其中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操控难度大,极容易驾驶失误产生事故。
1916年底,这种由“小狗式”战机升级成功的新型战机“大狗”研制成功,马上通过了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的验收。他们对这种比“小狗式”战机机动性更灵敏的战机十分满意,并立即下了订单。1917年初“大狗”战机开始量产,并马上列装在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大狗”战机进入部队后的磨合期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机枪在高空遇冷会出现卡克、已卡壳的机枪退弹困难等问题,但最大的问题是飞行员感觉难以驾驶这架飞机。由于飞控操纵太过于灵敏,它犹如一匹脱缰的烈马令一些飞行员难以驯服。这让习惯驾驶“小狗式”战机的飞行员无法接受,特别是那些新晋飞行员,对这款“大狗”战机望而生畏。这些问题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也全部反馈给了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
难以驾驶战机的这一问题在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的预料之中,要如何解决这问题却在预料之外了。当初研发这款新机时,选择的就是极致路线,为了增大飞机的机动性,改动机身的形状比例,使飞机变得更加灵敏。如今需要改变这种状态,必将失去这种灵敏的操作,这也是军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于是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选择避开这个问题,对其高空遇冷机枪卡壳的问题进行了改动,在驾驶舱前,机枪上方增加了一个整流罩,防止机枪在高空遇冷的状态下卡壳,由于两挺机枪处整流罩凸出,形状犹如两只峰驼,故此飞机名称由“大狗”改为“骆驼”。为了解决机枪卡壳,在机头安装整流罩却使“骆驼”飞机原有的重心向前移动使飞机变得不稳定,更加增大了飞机操作难度。
为了保持飞机的灵敏性,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只能接受“骆驼”的这种不稳定性,让飞行员去适应飞机的性能,并掌控“骆驼”战机的特性。经过多次飞行“骆驼”战机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发现,可以利用“骆驼”自身极致的灵敏和不稳定特性,更好的达到目的,这种状态在“小狗式”战机上是完成不了的。这让当时驾驶“骆驼”战机的飞行员十分震惊,顿时如获至宝。“骆驼”自带的这种灵敏和不稳定特性,戏剧化地转变为此战机特效性能。“骆驼”战机逐渐装配到英国海航各个中队。可惜的是,这匹烈马并不是人人都能征服。
1917年6月5日,“骆驼”战机获得了它的首次战果,由英国海航第4中队的麦克唐纳·萧中尉驾驶“骆驼”战机击落德国“信天翁D-系列”一架战机,此时“骆驼”战机在战场露出了锋利的爪牙pg电子模拟器。后期也逐渐出现一些技术精湛的飞行员通过驾驶“骆驼”战机击落多架敌军战机,获得“王牌飞行员”称号。其中最为出名的是9中队的罗衣·布朗,他驾驶“骆驼”战机击落了德国空战英雄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的战机,但是由于当时战况复杂,并没有充分的记录验证此事件,所以此事件至今还存在争议。
随着“骆驼”不断在战场上获得优异的战果,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和英国皇家陆军航空队对“骆驼”战机的需求变大,这也出现了让英国索普威思飞机制造厂较为尴尬的事情。当时工厂的生产量不能达到军方所需,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满足军方需求,只能将生产权限授予其他工厂,让其他工厂进行代工。但由于生产“骆驼”战机部件和发动机等配件供应不足,导致代工工厂生产出的“骆驼”战机动力质量上并不如原厂生产。这样的情况使原本优异的 “骆驼”性能大打折扣,因此英国陆航下令换用法国生产110匹马力的土地神发动机来保证飞机的质量。“骆驼”分散到各工厂生产,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最终总产量达到了5490架,分配到了各中队,“骆驼”战机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pg电子模拟器,在各处战场都有它的身影出现。“骆驼”战机得到得到大范围推广后,进入法国前线,有一位名字叫罗德里克·麦克拉伦的加拿大飞行员驾驶“骆驼”战机共击落敌机54架,曾成为英国“骆驼式”战机飞行员的“头号王牌。
战争不断的发生,飞行员驾驶“骆驼”在浴血奋战,这让飞行员与“骆驼”战机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战机的特性逐渐被开发。一些飞行员通过“骆驼”战机重心向前的特性,让飞机俯冲时可对地面进行攻击,此时“骆驼”战机的作战方式从单独的空战模式增加到了空地模式。1917年11月,在康布雷战役中,“骆驼”战机利用机枪在低空飞行时,对地面德国步兵、骑兵、炮兵阵地等进行射击,可挂载4枚小型炸弹进行偷袭。在这个操作过程中,飞行员必须紧握驾驶杆,通过水平尾翼控制好角度,每次操作水平尾翼反传给驾驶感的作用力,也让飞行员双手疲劳。
“骆驼”战机是一款走极端路线的战机,它虽然拥有灵敏的机动性和优异的表现,但不是每一位飞行员都能够完美的控制弊端。一旦能熟悉掌握飞机特性,这种极致特性将会成为改变战争的变数。也正是“骆驼”战机的这种极致灵敏性,让它在战争中脱颖而出,在一战的最后一年中击落敌机1294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战机。
Copyright © 2002-2024 pg电子模拟器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8030412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